(标题本来想写「喺我角度睇香港」的。但博主只去过几次,看了个皮毛,还没达到「角度」的层面,遂简单直白的标题。)

按照时间展开吧!

时间是中午的13:00,经过罗湖口岸,到达香港罗湖站。
提前准备了香港流量卡,兑换了港币现金若干。(考虑到有的小巷子的店可能只用现金)

流量卡不是必要的,中国移动的卡可以打开漫游功能,价格7.99元每2GB。(不是广告啊)。如果需要香港 IP 则要流量卡。
港币现金也不是必要的,香港的大部分店铺能使用八达通(一种 NFC 储值卡,能刷港铁,巴士和一般支付)以及微信、支付宝。
iPhone 可以从系统的钱包 app 添加八达通,安卓从 Play 商店下载或购买实体卡(口岸都有)。

DiscoverHong.jpg

穿过罗湖口岸以后,就是港铁罗湖站。可以乘坐到市区(价格注意!!从这里到九龙塘,要41.5港币(八达通),约38人民币)

从这里下车,乘坐巴士,穿过弥敦道,即可到达维港附近。
这个巴士比内地人性化,对于有轮椅的乘客,司机会亲自下车帮忙推上车。
IMG_20250722_144013908.jpg

IMG_20250722_145009601.jpg
IMG_20250722_174424197.jpg

(旺角附近拍摄的,即将黄昏的弥敦道)

以前看过一个玩笑话:「在香港讲普通话,不讲粤语或英语,会被港人丢进维港(维多利亚港)水底。」(当然,这只是一个玩笑话)
但维港附近不用担心,因为维港两边的华人游客大多是内地人。
IMG_20250722_145859267.jpg
(天气不太好)

从弥敦道走到尽头,能看见香港太空馆,香港艺术馆等场所,同时也是绝佳的拍照点。
IMG_20250722_145659594.jpg
香港艺术馆免费开放,在楼上也能俯瞰维港。

个人认为有意思的展览在别馆:
IMG_20250722_151442030.jpg

别馆(上)是现代艺术,很抽象:
IMG_20250722_151952397.jpg
IMG_20250722_151803169.jpg
(像钟表和音乐盒的机械装置)

IMG_20250722_152133997.jpg
IMG_20250722_152219861.jpg
眨眼,两个屏幕,荡来荡去。

别馆(下)是徐冰的展览:一间体验写「方块字英文」的书法教室。
IMG_20250722_155507882.jpg
IMG_20250722_150730733.jpg
(外面,能看见Long time no see)
IMG_20250722_160300314.jpg
(乱画涂鸦)
其次有意思的是「广州购物志」,能想象到当时中西方交流的场景画面.
NOTHING.jpg
IMG_20250722_153001712.jpg
IMG_20250722_152954660.jpg
(原来用中文给英文注音这件事,老祖宗都会做了)

来港的时间有点晚了(其实是手机没电了),决定下午吃个麦当劳就回到口岸。
IMG_20250722_172337380.jpg
IMG_20250722_171828316.jpg
(草莓圣代和苹果派)

晚上7点,看到海关处的充电宝,我放下心。(这么大的香港居然没有共享充电宝)
INQUIRIES.jpg

(这次看了个皮毛,下次再访,先写到这里。)